王祥奎专栏门台庄园梦想收获的诗意田园

门台庄园:梦想收获的诗意田园

文/王祥奎

每逢周末或佳节,刘先生会携着妻儿,回到故乡门台庄园的宁静里。

门台庄园,位于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蔡家堡乡上刘家村,离互助县威远镇35公里,距省城西宁市城北区只有10公里。昔时这个荒凉的村庄,一直是刘先生一家及村民心中收获希望的一片绿野。

在刘先生的心中,他的门台庄园犹如人世间最清醇甘甜的青稞美酒,甜了歌喉,醉了心坎——

进入夏季,徜徉在门台庄园的山谷里,入眼的不只是雄壮的大山和山里的野花,还有高原阳光孕育的庄稼和乡村植物,这里成为他们的产房。那漫山遍野金黄色的油菜花,如一幅油画一般,将小小的乡村人家也装进了画框。乡村,因此而色彩浓烈艳丽,香气四溢。秋分乍起时节,连绵农田中金灿灿的麦垛,山谷两旁红彤彤的荞麦丛,加上门台庄园的鸡鸣马欢犬吠,汇出了一幅色彩斑斓的青藏高原秋意图。于是,在这醉人的图景里,处处弥漫着粮食、油料的香味。浸透在这醉人香味里的门台庄园,则如浩瀚的银河系中闪烁的一颗亮星。

多年前,由于两个儿子都不在身边,村民刘连功老人随小儿子到格尔木市生活,多年的都市生活依然改变不了老两口对村庄的无限眷恋。在刘连功的心中,村庄才是最最重要的,门台庄园的一草一木、一山一鸟、一朝一夕,无时无刻不牵动着他老两口的心。

年4月,59岁的刘连功老两口和小儿子商量后,毅然决然回到世代居住的门台庄园,享受自己熟悉的农村生活。

回到门台庄园,老两口目睹闲置的土地,一个大胆的想法油然而生——村庄的土地不能荒,我要把自己的土地管好、看好、耕耘好,我要争取旅游项目,发展养殖业,开发门台庄园乡村旅游……

为此,他决计养些鸡,顺便种些无公害蔬菜。年5月,他们将多年闲置的家好好收拾了一番,并把原来的猪圈改成了鸡圈,从互助县台子乡引进了余只小鸡,从东沟乡养兔场买来10余只兔子,开始了他的梦想之旅……

老两口回到村里,刘先生实现了时常回家看望父母、感受门台庄园带给他的一世情怀的愿望。每次回家,母亲鬓间的那缕白发、父亲的原生态旅游的梦想始终拴着刘先生的心。刘先生与几个知心朋友商议决定成立青海读书会,并在门台庄园的家里成立一个乡村图书室。他的想法得到了文朋诗友的大力支持,大家纷纷捐助图书。不到一个月的时间,3万册图书装扮了质朴的门台庄园图书室。图书室的建成,吸引了周边村庄的村民,每逢周末,或农闲之余,孩子们和父辈们就到图书室来看书,丰富了村庄的文化生活。

去年,随着这里的绿色无公害蔬菜的种植、鸡兔养殖事业的发展及图书室的开放,青海青年作家、摄影家及文学爱好者及新闻媒体人多次在门台庄园举办读书会。此外,浙江龙游县及常德市的友人得知这里有个门台庄园,得知这里的孩子深处大山,依然挚爱读书,他们出资赞助了这里的10余名孩子,并在门台庄园举行了赞助仪式。

从此,门台庄园不再寂寞,昔时荒凉的让人发慌的村庄不再荒凉,成为了文人墨客及游人诗意回望的田园。

——

王祥奎,青海互助人,现为青海省作家协会会员,中国文苑散文网签约作家,中国乡趣网通讯员,数十篇人物通讯及新闻报道、散文诗词发表于《青海日报》江河源副刊、《西海都市报》、《雪莲》、《中华诗词》、《作家选刊》等报刊杂志,多篇散文在省内外征文比赛中获奖。现供职于西宁市教育系统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青海在线文化传媒出品。原创作品,请勿转载。《青海读书》
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tianguajidi.com/zjrbys/14107.html
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
  •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